气候变暖迫使印度科学家不断开发更坚韧的种子

气候变暖迫使印度科学家不断开发更坚韧的种子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和大米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但极端天气正在对这些重要作物造成损害。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和大米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长期以来,印度的科研机构与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一样,一直致力于培育能够提高产量、抵御干旱或抵抗植物病害的种子。随着气候不断变化,极端和不可预测的天气越来越多,对种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根据联合国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一份报告,去年有7亿多人挨饿,超过三分之一的全球人口无法负担健康的饮食,因此更加迫切需要能够稳定生产粮食的抗逆性种子。除印度外,包括美国政府计划和私人资助项目在内的其他计划也在帮助非洲、中美洲和其他亚洲国家开发适应气候的作物。

由于印度是最容易受到气候影响的国家之一,这些新种子对于确保印度生产足够的粮食供本国人民和出口至关重要。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印度近1.2亿农民的生计正受到不稳定的降雨模式、气温升高和虫害增加的威胁。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一些国家开始采用所谓的自然耕作技术,如使用天然肥料、在树木和其他植物旁种植农作物等,这些技术可以保护农作物免受风、侵蚀和一些极端天气的影响。但这可能意味着减产,印度联邦政府也在推广使用不影响产量的气候适应性种子。

专家说,地下水盐度的增加、短时强降雨、长期干旱,甚至夜间气温的升高,都会对水稻种子造成影响。

总部位于新德里的印度农业研究所前所长、专门从事植物遗传学和育种的科学家阿肖克-库马尔-辛格说,我们确实需要这些种子来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多重问题。辛格监督培育了多个成功的水稻品种,以抵御害虫和各种植物病害。他所在的组织在联邦农业部的资助下,在过去十年间推出了2000多个具有气候适应能力的种子品种。

即使科学家们正在定期创造具有气候适应能力的种子,确保这些种子能够最大程度地惠及农民也是至关重要的。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主任、多份联合国气候报告的作者阿迪提-穆克吉说,确保农民了解这些种子、买得起这些种子并接受正确使用种子的培训,与创造种子同样重要。

印度在20世纪60年代开展了农业绿色革命,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以确保全国的粮食安全并提高小麦和水稻等粮食的产量,这次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当时邦政府和联邦政府提供了此类服务,并进行了良好的协调。

农业科学家辛格也表示,需要更多的研发资金,至少相当于国内农业生产总值的1%。在拉扬佩特村,雷迪正准备在几周后播种冬季用的稻种,他说希望能扩大获得耐气候种子的地区。

他说,不断尝试新种子是件好事,因为一段时间后,所有种子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如果政府也能确保我们的农作物在收获后能卖个好价钱,那对我们这样的农民将大有帮助,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