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BYD Co.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深圳郊区坪山的六角形总部大楼入口处,一个巨大的屏幕向参观者展示了一个圣经般的问题:"比亚迪是什么?位于深圳郊区坪山的比亚迪六角形总部大楼入口处,一个巨大的屏幕向参观者展示了一个圣经般的问题:"拯救人类的诺亚方舟在哪里?
鉴于这个问题在公司门口的显著位置,答案似乎是: "就在这里":"就在这里"
比亚迪及其 58 岁的创始人王传福有理由感到自信。这家中国公司现在可以与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特斯拉公司(Tesla Inc.在中国这个迄今为止最大的汽车市场,比亚迪的低成本纯电池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约占所有新售出电动汽车的三分之一。
但是,比亚迪的雄心壮志远远超出了汽车和中国的国界。在全球努力摒弃化石燃料之际,比亚迪已将自己定位为绿色技术领域的制造强国。
这包括其旗舰产品锂电池、太阳能模块、电动公交车、卡车和火车,以及用于控制和连接运输及电力系统的复杂人工智能和软件。
对于一家雄心勃勃的公司来说,这是一次快速扩张
"投资比亚迪的深圳对冲基金雪牛资本(Snow Bull Capital)中国业务主管布里奇特-麦卡锡(Bridget McCarthy)说:"我认为人们没有意识到,比亚迪更大的野心是成为一家能源生态系统公司。
她补充说,销售乘用车只是第一步。"他们想说:'我们会让你们的商用车队电气化,我们会给你们储能,我们会给你们太阳能,这样你们就可以发电了'。
比亚迪由前冶金学教授王传福于 1995 年创立,最初主要生产早期手机使用的小型锂电池,为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和诺基亚公司供货。2000 年代初,比亚迪转向清洁技术领域,生产大型电池以及电动汽车和公共汽车。
王健林的战略赌注--绿色技术需求将蓬勃发展--与中国政府消除污染、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以及最近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实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去碳化的努力不谋而合。该公司去年的汽车销量刚刚超过 300 万辆,收入达到 6023 亿元人民币,与 2018 年的 1218 亿元人民币相比增长了五倍。
比亚迪的快速发展是中国崛起为世界清洁技术超级大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主导着电动汽车、电池、风能和太阳能所需的资源、制造和技术供应链。
分析师说,该公司的垂直整合结构、规模经济和不断膨胀的研发计划,都是对西方公司的严峻挑战。
然而,该公司的崛起正值国际社会对中国工业的审查,以及对中国技术和供应链优势的安全担忧之际。这些担忧以及日益加剧的竞争,对该公司下一阶段的发展提出了疑问。
不过,作为中国最富有的人之一,王传福今年 3 月告诉分析师,比亚迪(比亚迪拒绝了采访要求)在东南亚、南美、中东和欧洲看到了机遇,并确认了公司在这些市场扩大生产业务的计划。比亚迪誓言 "走向全球"。
"我国在推进碳峰值和碳中和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新的产业发展优势,"王志刚 3 月在北京的一次演讲中说,中国已经 "建立起了具有强大韧性和竞争力的完整产业链"。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中国工业专家伊拉利亚-马佐科(Ilaria Mazzocco)说,但 "在非常压缩的时间内成为跨国公司 "并不简单。她补充说,将国际上为数不多的公共汽车工厂转变为全球电动汽车工厂网络将是一个 "巨大的挑战"。"对于一家雄心勃勃的公司来说,这是一次快速扩张。
一个世纪前,亨利-福特将汽车推向大众市场,重塑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比亚迪的王传福正沿着他的足迹前进。
前克莱斯勒中国业务主管比尔-鲁索(Bill Russo)说,与福特汽车公司一样,王传福正在通过垂直整合的商业模式和对技术的不懈追求,使电动汽车及其所依赖的电池 "平民化"。"他补充说:"电动汽车商业化的主要瓶颈在于其相对于前代产品的价格。"实惠制胜"。
该公司在电池领域的优势并非一次突破的结果,而是二十多年来在资源获取、持续研发投资和制造规模经济等方面积累的一系列竞争优势的结果。
比亚迪在三大洲至少六个国家拥有矿山的股份,保证了长期获得锂这种对其电池至关重要的材料。该中国集团生产自己的电脑芯片,拥有自己的建筑子公司来建设新工厂,并为日益复杂的汽车和能源系统开发自己的软件。
该公司能够从每年从中国大学涌出的数百万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毕业生中招募人才--根据乔治敦大学的数据,2020 年中国有 360 万 STEM 毕业生,而美国只有 82 万。
比亚迪在中国 11 个不同地区拥有近 10 万名研发人员。研究人员平均每个工作日申请 19 项新专利。
比亚迪与同胞 CATL 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与日本、韩国和欧洲竞争对手相比,比亚迪的电池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根据伯恩斯坦的研究,这两家中国公司新建工厂的成本约为每千兆瓦时 5,000 万至 6,000 万美元,而竞争对手的成本为每千兆瓦时 1 亿美元。
分析人士认为,王传福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在 2022 年,比亚迪攻克了 "电池到车身 "或 "电池到底盘 "技术。这种技术将电池单元与车身融合在一起,不仅可用于汽车,还可用于巴士、卡车和其他商用车辆。
瑞士工程软件集团 AutoForm 负责中国业务的克里斯托夫-韦伯(Christoph Weber)说,这一突破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和重量,同时提高刚度和碰撞安全性。他补充说,"比亚迪一直在系统地获取所有主要供应链领域的能力"。
比亚迪的下一步是完成只有少数几家中国公司能够成功完成的任务:从出口转向扩大在中国以外的生产。
一段时间以来,比亚迪一直在悄悄地向中国境外扩张。例如,王传福经常会见国家元首,他的得力助手李书福(Stella Li)早在十多年前就在洛杉矶设立了公司办事处。
公司分别于 2013 年和 2017 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兰开斯特和匈牙利西北部的科马罗姆建立了巴士工厂。过去 10 年中,公司在巴西建立了电动巴士底盘、太阳能光伏组件以及电池的生产和组装工厂。
这些工厂帮助比亚迪占领了电动巴士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更重要的是,该公司在与外国公用事业公司、城市和国家级政府以及劳工代表和当地社区合作方面积累了专业知识。
现在,泰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和匈牙利宣布将新建电动车工厂,这将对比亚迪的经验进行检验。比亚迪一直在与墨西哥官员商谈在美国边境以南建立新工厂的事宜,该公司还计划在智利建造一座耗资 2.9 亿美元的工厂,生产锂正极,这是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分析师预计,随着比亚迪电动车业务在海外的扩张,太阳能和电池业务也将紧随其后。比亚迪的电池工厂总产能从 2022 年的 245GWh 跃升至去年的约 381GWh。该公司的市场份额上升到 15.8%,推动比亚迪超越韩国 LG 集团,成为全球第二大电池生产商。
负责伯恩斯坦能源研究的香港分析师尼尔-贝弗里奇(Neil Beveridge)说,随着交通系统电气化,以及需要更多电池为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备用,或满足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的需求,比亚迪已做好准备,占据 "非常重要的市场份额"。
比亚迪一直在系统地获取所有主要供应链领域的能力
但随着公司的发展,贝弗里奇指出,竞争对手制造商可能不愿意从一家其产品也必须与之竞争的公司购买电池。"他补充说:"这是围绕商业模式的一个大问题。
该公司没有透露其储能业务(包括用于电网级储能的大型电池组)的市场份额,但表示已向全球 100 多个城市提供了电池。高盛预测,到 2030 年,仅中国就将需要约 520 千兆瓦的储能设备,比 2021 年的电池储能水平增加 70 倍,其中多达 410 千兆瓦来自电池。
根据首尔分析机构 SNE Research 的数据,比亚迪在全球储能系统市场的份额超过 10%。今年 1 月,比亚迪赢得了一份合同,为西班牙 Greenergy 集团声称将在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实施的全球最大储能项目提供电池。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深圳分析师称,该公司曾私下告诉投资者,它正在赢得多达 30% 的美国公用事业级市场份额。
几十年来,王健林一直默默无闻,如今他决定 "走向世界",因为中国和中国公司所带来的经济和安全风险正备受关注。
4 月,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访问北京,就国家对清洁技术产业的支持向中国政府发出警告,并表示如果全球市场充斥着 "人为低价的中国产品","美国和其他外国公司的生存能力 "将受到质疑。几天后,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份长达 711 页的最新报告,内容涉及国家对中国经济的扭曲。
从广义上讲,贸易投诉是指中国在吸引外国投资、要求建立合资企业和获取关键技术、为国内供应商提供大量补贴的同时,也在缓慢地为外国集团设置壁垒或关闭市场,然后向外国市场倾销过剩的供应。
根据德国智库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Kiel Institute for World Economy)的研究,比亚迪是电动汽车相关补贴的主要受益者,从 2018 年到 2022 年,政府对该公司的直接补贴高达 34 亿欧元。
在整个中国绿色科技产业中,研究指出了政府支持的其他渠道,包括优惠获取关键原材料、强制技术转让、战略性使用公共采购以及地方官员对国内公司的优待。
研究中国工业补贴的 CSIS 分析师马佐科指出,虽然比亚迪获得了 "大量的国家支持",但西方官员需要努力 "区分 "哪些是不公平的国家支持,哪些是 "良好的商业战略"。
专家称,比亚迪和其他中国清洁技术公司将不得不应对西方日益关注的供应链中存在的强迫劳动和其他侵犯人权或环境的风险。这包括《维吾尔族强迫劳动预防法》,该法实际上禁止向美国进口全部或部分在新疆制造的产品,以及欧盟即将出台的全球强迫劳动进口禁令。
人权观察 "组织的研究员吉姆-沃明顿(Jim Wormington)曾对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供应链进行过分析,他说,比亚迪向国外市场销售的雄心要求它满足这些法律的要求。"他补充说:"这就要求比亚迪建立健全的政策和系统来追踪其供应链。
王健林在国内也面临挑战。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价格战以及科技企业华为和小米推出新款低价汽车,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在 2022 年取得丰收之后,该公司 2023 年的盈利未能达到预期,增长了 81%,达到 300 亿人民币。
一些关键项目也遇到了麻烦。比亚迪曾表示,与传统地铁相比,单轨系统 SkyRail 的建造成本更低,速度更快。
尽管面临汽车市场压力、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西方贸易保护主义,但没有迹象表明比亚迪正在重新考虑其全球扩张计划。
比亚迪已将汽车出口到 70 多个国家,其管理层告诉投资者,他们相信未来几年的海外销量将从 2023 年的近 25 万辆增至 200 万至 300 万辆,约占除欧洲和美国以外市场的 10%。
澳大利亚智囊团 "气候能源金融"(Climate Energy Finance)主任蒂姆-巴克利(Tim Buckley)说:"他们具有战略远见。"他们没有西方资本主义那种近视的短期行为"。
尽管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但比亚迪也在寻找在美国市场运营的新方法。
他们没有西方资本主义那种近视的短期行为
比亚迪的一家电池子公司已与博格华纳(BorgWarner)签订协议,后者是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和Stellantis NV在美国上市的供应商。随着比亚迪开始在美国竞标更多的公共汽车合同,该公司也开始以新名称 "Ride "重塑其美国公共汽车部门的品牌,以拉开与中国所有者的距离。
分析师预计,该公司将越来越多地瞄准城市或地区级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包括比亚迪汽车、巴士和其他商用车队,也包括其储能和太阳能发电系统。
Rystad Energy 公司负责电池市场研究的多富(Duo Fu)说,王传福的核心战略是抓住 "不仅仅是供应链",而是 "整个价值链"。他补充说,比亚迪的 "宏伟 "目标是将其产品整合到城市的 "整个 "交通和数据管理系统中。
深圳的投资人麦卡锡说,公司 "从一开始就以围绕电池销售高科技能源产品和运输服务为宗旨"。
"王传福一直是个电池人,它是一家电池公司,它的核心仍然是一家电池公司,"她说。"电动汽车是自然而然的过渡--他们显然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但时至今日,他们的首要优势仍然是电池技术。